程序员的碎片知识管理

Par @Martin dans le
Tags :

一个悲惨的故事

公司里每天大量的邮件资讯, 手机里新闻客户端每天的资讯推送, 微信群里每天收到同事、朋友、家人分享的文章, 这么多的文章资讯哪里有时间消化完? 绝大多数人都对资讯的过载束手无策, 然后就选择浅阅读, 或者直接无视.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个程序猿, 他也遇到了这个问题, 于是每次他收到或者看到感兴趣的文章时就把它收集到笔记类软件中 (比如为知), 不感兴趣的文章则过滤掉;

因为收集起来的文章仅仅是主题比较有兴趣而已, 文章的质量往往良莠不齐, 当他有时间了就会去笔记中”去粗存精”, 然后有一天, 他发现本来应该保存重要信息的笔记软件, 被一堆从来没有读过的文章塞满, 不但浪费珍贵的空间, 检索起来还会出来好多不相干的结果干扰, 所以, 他觉悟了. . .

随着长时间的摸索改善, 现在他的碎片化知识收集流程是这样的:

首先看一下他使用到的工具有哪些:

  • Inoreader (代替 Google Reader)
  • IFTTT
  • Diigo
  • Pocket
  • Wunderlist (中文名奇妙清单)
  • wiki/blog
  • 为知笔记

Inoreader

在线 RSS 评阅应用 (界面可设中文), RSS 的最大特点就是更新速度快, 它适合不做过多思考地对大量信息进行扫描式阅读, 但并不适合对经过筛选留下来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更进一步理解.

同时 RSS 也基本不具备对信息的整理和收集功能, 顶多就是加个星标, 如果连星标也不加, 过个两三天这条订阅基本就永远消失在数字洪流中了.

对于 RSS 中稍微有点价值的、觉得日后可能会派上用场的内容, 一般会打个 “topocket” 标签, 配合 IFTTTPocket 发送文章, 然后定期到 Pocket 中进行简单的整理.

Pocket

一款稍后阅读应用, 它不是信息源, 是信息的中转站. 它似于信息消化系统中的”胃”,信息资讯进入到这里被临时储存、简单消化之后, 才进入后面的”保存”和”内化”过程.

当通过 Inoreader 订阅了感兴趣的内容, 或者在微信及其它地方看到感兴趣的内容, 通过 IFTTT 或者手动将其添加到 Pocket;

“在我们整理已收集的知识时, 无法拥有刚获得知识的新鲜感, 行动力会异常的脆弱, 稍后阅读常常会变成再也不读”, 所以就需要某种提醒机制, 例如 Wunderlist (奇妙清单) . . .

另外, 要学会去设计框架, 然后针对性的往里面塞东西, 例如闲逛时突然看到某种感兴趣的话题, 那就应该设计这个话题的框架, 但有可能现在还不想深入理解, 或者没时间深入了解, 就应该把它记在 Wunderlist 中, 提示自己想要学习某类知识. ———— 也就是说从传统的来源导向型, 转变到目标导向型 (即有目标的搜索相关知识).

Wiki/Blog/为知

到这里, 就是我们最终碎片知识的旅途终点, 简简单单收录起来的文章始终是别人的, 只有经过自己转化、整理后才能真正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我觉得…一个程序猿, 理应有自己的 Wiki/Blog 吧…

  • wiki/blog: 存储技术类的知识 (至于为什么要分 wiki 和 blog? 参考 程序员的知识管理)
  • 为知: 存储行业、娱乐、生活等其它类知识

PS, 最新调整 -> 传送门, 迁移 OneNote 说明

Diigo

上面没提到 Diigo, 这是一款社区化的书签应用, 遇到感兴趣的贴吧、论坛、空间、社区等就收藏起来, 别问我为什么不用浏览器自带的书签功能, 我也不知道, 去用用 Diigo, 我相信你也会爱上它的…